筑牢贵金属行业反洗钱防线

新闻要闻 2025-09-15 05:47:30 69

近期,筑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贵金首次将非银行支付机构、属行烈火烹油网贵金属珠宝商等非传统金融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框架,业反要求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人民币以上现金交易须在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报告。洗钱这一制度创新标志着我国反洗钱体系向非金融领域延伸取得突破性进展,防线为贵金属行业规范发展构筑起风险防控的筑牢屏障。

此次贵金属珠宝商被点名,贵金凸显了非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属行重要性。长期以来,业反贵金属与宝石行业因高价值、洗钱易流通、防线隐蔽性强的筑牢烈火烹油网特性,成为洗钱犯罪的贵金“灰色地带”。我国此前虽建立金融机构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属行但非银行领域监管长期存在盲区,客观上为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现金交易—贵金属转换—跨境流通”的链条,长期输送非法资金。此次《办法》将珠宝商、拍卖行等纳入监测范围,正是针对犯罪分子“换道洗钱”的新动向作出的精准应对。

筑牢反洗钱防线,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系列真行动。从具体内容看,《办法》通过三大机制严查严管:一是建立穿透式监管机制,要求从业机构不仅记录交易双方信息,还需追溯资金来源与用途;二是构建“智能+人工”双重审核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异常交易模式,辅以人工复核确保报告质量;三是形成监管—机构—客户三方联动,要求机构在开展业务前进行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在构建严密的监管防控网络时,也要注意兼顾市场活力,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在贵金属与珠宝交易中,非现金支付更加常见,大额现金交易比较少见。《办法》将要求报告的交易明确为“10万元人民币以上现金交易”,体现出加强监管的本质并非限制或者禁止正常的零售、回收等交易,而是有针对性地对洗钱风险较高的交易行为采取预防措施。

从全球治理维度看,《办法》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新修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指引”形成有效呼应。今年我国将迎来第5轮反洗钱国际评估,《办法》对标国际标准,有助于我国在本轮评估中达成预期目标,同时,为全球反洗钱事业提供“中国方案”,彰显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责任担当。

贵金属行业反洗钱监管的落地,既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唯有监管部门、从业机构、消费者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清朗的行业生态,让贵金属市场真正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硬通货”。

(责任编辑:关婧)


本文地址:http://yunfu.boxianghuihotel.com/html/345a5589909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欧洲领导力缺失问题仍无清晰答案

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役安全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举办

以学科夏令营为媒 河南加强高中与高校有机衔接

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落幕

吉林夏日文旅添“国粹热” 生旦净丑献梨园盛宴

友情链接